每日党史小故事(54)
作者:李凌宇 时间:2022-04-15 点击数:
王震:率三五九旅抓生产
◎刘颖
1941年初,王震率第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,守卫陕甘宁边区“南大门”。为改善根据地物质生活困难局面,他率领官兵垦荒屯田,克服各种困难,在“一把镢头一把枪,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”的口号激励下,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王震在生产中冲在前面,双手“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”,真正做到了领导生产“不是指手画脚,而是动手动脚”。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黄龙山地区,由于军阀横行、土匪抢劫,早已无人居住,变成一片荒岭。当时,几十里没有人烟,村镇只有几户人家,四周是荒凉的山坡和原始森林,没有房子、粮食和蔬菜,工具、种子、耕畜供给困难,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差。第三五九旅虽然是一支英雄部队,在战场上战功卓著,但在军垦屯田政策上缺乏思想准备,对到南泥湾屯田的意义认识不清,有干部担心搞生产会影响部队训练和军事生活管理,削弱部队战斗力;有干部认为农业生产费力大、周转慢、获利小,想多搞商业;有战士认为在后方生产远不如在前方打仗光荣,等等。
针对这些问题,王震领导旅团干部进行了细致研究,在部队中从上到下开展深入的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,从思想上解决大家对开荒的抵触和顾虑。王震还以身作则,带领各级干部战斗在开荒第一线:没有房子住,就用树枝、杂草搭简陋的帐篷,露宿山林野谷;没有粮食,就跋山涉水到100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背粮运盐;没有衣穿,夏天光膀子开荒、种地、打场,冬天砍柴烧炭取暖;缺少工具,就运盐到国民党统治区换,或从坍塌的古庙、河防、铁路沿线拾来破钟、弹片、铁轨,自己动手打铁。第三五九旅刚开始开荒时,因为缺乏经验,战士们力气下得多,但开荒进度快慢不,垦地粗糙,质量较差。垦区有个70多岁的老农朱云宝,人称朱老汉,种庄稼在行,是个劳动英雄。他见部队指战员开荒种地方法不对,就常向战士传授种地技术。王震听说后,劝他到部队指导种地。王震诚恳地说:“在种庄稼上,你就是我们的长官。我委你当农业生产副官,给你写个执照带上,不管走到三五九旅的哪个单位,你拿出执照来,给他们一看,他们就好好招待你,请你指导种庄稼,请你批评。你看怎样?”得到肯定答复,王震就叫供给部发给朱老汉一身军装,同副旅长苏进、副政委王恩茂-起签名发给他一张“执照”,以便指导各部农业生产。在王震等人带领下,经过两年多努力,第三五九旅开充耕地30余万亩,把“处处是荒山”的南泥湾建成“陕北的好江南”,树立起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光辉旗帜,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誉为“发展经济的前锋”。
(作者单位: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;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6月19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