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云:“小公”服从“大公”
◎李萌萌
1941年,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包围、封锁,使得边区外援断绝,财政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中。为此,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,边区也实行财政供给和生产自给相结合的财政体制。1944年,陈云工作转向财经方面,担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。大生产运动开展的两三年时间内,边区各机关、部队和学校等单位“小公”的架子搭起来了,但作为边区政府财政的“大公”家底薄弱,在缺乏集中领导和统一规划的情况下,“小公”单位存在浪费严重现象。如何解决这一供给问题,摆在了陈云面前。对此,陈云始终坚持“小公”服从“大公”,部分整体,并且指出:有利于小公有害于大公者不能干,有利于小公也有利于大公者一定干,有利于小公无害于大公者可以干。而且,陈云十分重视“小公”的生产自给,强调“小公”单位要大力发展生产,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支持“大公”。
1944年10月,在被服供给中,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部后勤部部长张令彬向陈云报告,说很多小号棉衣无法穿,要求增发棉布修补。陈云说我的办法是将小号衣服全数退回换大号衣服,或由各单位领导负责自己调整。小号衣服只占全部棉衣的30%,难道没有小号身材的人吗?棉衣小号无人穿的这件事情看似小,实则反映出一个现象:“大公”的供给,大家只会觉得少,而不会觉得多。1945年1月,陈云同贺龙致信相关人员,强调:今年夏衣的标准尺寸,除与军委后勤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商外,望进一步召集联防军各旅和其他重要机关负责供给的同志开会,确定夏衣的标准和分配办法,通知各机关部队,并登报宣布。陈云在同月主持的会议上检讨去年被服供给中的失误:今年布价要大涨,对被服要爱惜。物价高,要从生产自给上想办法。他要求下面不要宽打宽算,好让财经办事处集中使用。大家都要从全局出发,同时照顾局部,对此一定要认识一致。陈云还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会算账,“人家来领东西要给他计算一下,仔细打打算盘”“人家要什么给什么,不算账,那是不行的”“在算账时,项项都必须看一看”“少给了解决不了问题,多给了浪费,都不对”。在陈云主持下,边区财政工作取得很大成绩,有力解决了“小公”单位的浪费问题,也积攒起“大公”家底之后,边区大批干部、部队奔赴前线,“大公”和“小公“的储备为物资的支持提供很大帮助,也为边区人民留下了家底。
(作者单位: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党史部;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8月28日)